发布时间:2022-11-07
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材强国战略成效明显,非凡的创造力带动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某些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把科技创新放在国家发展重要地位,大力实行发展创新战略计划,许多重大创新成果也不断出现,展现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
中科院云端电脑飞向太空 零缺点通过NASA各项测试
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参与「2017台湾航太工业暨A.I.M与智慧制造展」,於台中国际展览馆展出26项自制国防及智慧机械产品,让国人见证该院的航太科技技术力。其中,让人冷艳的是,由中科院、中央大学物理系及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开发研制的「石门100云端电脑」(SG100 Cloud Computer),已於106年4月18日由美国轨道公司(Orbital-ATK)运载火箭送至国际太空站安装,进行测试。
借助冷冻电镜技术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获得进展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的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获得更多的光能,生物体发展出了多种捕光蛋白系统。其中存在于蓝藻和红藻中的藻胆体是迄今已知的大的捕光蛋白复合物,它位于膜表面,并与位于膜3、该机增加附具亦可做钢管曲折实验中的光和反应中心结合,能将吸收的太阳光以极高的效力传递给光合反应中心以便进1步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这个巨大其工作原理是由伺服系统控制机电的超份子复合体的组装机制和光能在其中的传递机制1直是光合作用研究领域的前沿热门问题。
我国实现米级单晶石墨烯的制备
石墨烯是典型的2维轻元素量子材料体系,具有优越的量子特性。科学界在石墨烯体系中视察到了许多量子现象和量子效应,石墨烯已成为凝聚态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量子体系,在未来量子信息、量子计算和量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利用前景。如何取得大尺寸单晶石墨烯是石墨烯研究领域的热门和难点,是实现石墨烯工业化利用的基础。虽然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方法已实现了米级多晶石墨烯薄膜的制备,但是米级单晶石墨烯薄膜技术还未被突破。
科学家研发超级催化剂 可同时回收两大温室气体
据物理学很容易造成外立面开裂、脱落家组织网近日报导,英国萨里大学科学家在新1期《利用催化学B:环境》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研发出1种高性价比的超级催化剂,可同时回收致使气候变暖的两大温室气体甲烷和2氧化碳,有望取代现有碳捕获技术,为抑制碳排放带来实际效果。
细胞培养新突破 细胞疗法再创新
美国纽卡斯尔大学近日发布公告称,该校科学家开发出1种全新的细胞培养技术,在硬币大小的表面培养出与用传统培养瓶取得的数量相当的细胞。这类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利用材料与界面》杂志上的连续化培养技术,将催生出低本钱、高质量的创新性细胞疗法,能取代现有受培养器皿表面积制约的批量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微腔光学研究获得重要突破
光学微腔可以增强光和物资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基础光物理和光子学研究的重要平台。长时间以来,国际上主要通过建立波导模式与微腔高度局域模式的直接相互作用实现有效耦合,需要满足相位匹配条件。但是,由于波导与微腔存在不同的材料和几何色散,相位匹配条件仅在较窄光谱范围内满足,严重制约了微腔宽带光子学利用。
合肥研究院废水中Pb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资汽车零件每一个位置是分绝不差科学研究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黄行9团队利用分级多孔铈锆双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对不同重金属离子吸附速率的差异实现了微污染物Pb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合肥研究院在废水中Pb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研究获进展,有效避免了同时检测多种重金属离子时产生较为严重的干扰,没法准确地检测某种特定重金属离子问题,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
浙江大学研究员在室温下实现电驱动单光子源
高品质的单光子源是实现光量子信息技术利用的基础。浙江大学研究人员实现了室温下基于胶体量子点的电驱动高纯度单光子源,为研发实用化、集成化的单光子源开辟1条新路。据介绍,制备新型量子光源不需要刻薄工作环境,样品的制备可以通过便捷的溶液旋涂法完成。在光量子技术实用化、集成化的需求眼前,这1新型光源纯度高、制备工艺简单、工作电压低等特点展现了特别的优势。
友情链接
LINKS